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中心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出版书籍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城市更新行动_生态篇 | 清河街道绿色更新实践
  • 城市更新行动_街区篇 | 清河街道焕新记:解码...
  • 城市更新行动_生态篇 | 清河街道绿色更新实践
  • 城市更新行动_街区篇 | 清河街道焕新记:解码...
  • 城市更新行动_生态篇 | 清河街道绿色更新实践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同衡遗产中心新员工入职培训大起底

  • 福州三坊七巷“2015年度亚太遗产保...

  • 我院荣获首届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

1234
  • 黑龙江漠河地质公园正式取得拟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
  • 【喜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
  • 住建部—清华同衡规划院—清控人居遗产院《中国传...
  • 清控人居遗产研究院首届“城市复兴发展论坛”在成...
  • 习近平: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推荐项目Project
  •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广州第一版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于2003年启动至2014年11月...

  • 贵州安龙省级地质公园申报编制规划

    贵州安龙地质公园,属地貌景观类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发育大量溶洞、天坑,辅以成片峰林、巨大崖壁...

  • 漠河国家地质公园申报编制规划

    漠河县位于中国的最北端,大兴安岭北坡,东与塔河县接壤、南部与内蒙古根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呼中区交界...

  • 临海传统村落调研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浙江省临海市在长期农耕文化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批凝结着当地历史文化记忆、反映当地文明进步的传统村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考古遗址公园
2013年07月10日    清华同衡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

所属分类:

项目地点:河南省

设计单位: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郭黛姮 肖金亮 殷丽娜 贺艳

参与人员: 郭黛姮 肖金亮 殷丽娜 贺艳 覃海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隋唐洛阳城宫城考古遗址公园是十一五期间全国“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之一。在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中,综合使用保护性建筑、意向性构筑物、绿化、铺装等手法对不同时代的遗址分层标识,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可逆性和趣味性,使遗址保护与市民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取得良好效果。

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的造型从遗址现场、史籍记载中抽取信息点,抽象化地展现建筑特征;建筑结构开创性地使用了地面独立基础,不打桩,不下挖,对下面的夯土遗址做到“零破坏”;并且首次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引入文保工程。

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同样是一个保护性建筑,但其外观仿唐代风格,内部为遗址本体展厅和外延文化展厅;整个建筑从造型到结构形式都具有世界级水准,更好地保护了遗址和树立了形象。

项目难点与创新点:

(1)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对象位于洛阳市中心,已揭示的范围虽不大,却叠压了隋、唐、北宋三个时期的宫殿遗址,关系十分复杂。

规划设计以保护遗址、凸显遗址信息为出发点,确立了对“遗址区原有建筑格局、形制和规模进行整体、分层展示”的目标,以时代为纲,使用“揭露展示、地面标识、模拟展示、局部保护性立体复原和建设展示馆舍”等多样化的方式,为参观者提供立体形象和感性概念,增强展示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使考古遗址成为普通人能读懂、感兴趣的东西:

隋:乾阳殿/乾阳门/廊房——原址回填保护+地面铺装标识;

唐:天堂、明堂等主要殿堂——保护性建筑/复原展示/景观标志;其它建筑/廊房——覆土保护+基座轮廓绿化与铺装模拟展示/主要参观通道;

宋:太极殿/太极门/廊房——覆土保护+地面铺装标识+结构框架模拟展示;

近现代:东部原有旧厂房——建筑加固并改造/管理服务用房+停车场

规划对后期运营与展示分区进行了细致考虑和合理分配:明堂、天堂遗址的保护性建筑均要求跨空修建,室内除考古工作区和参观廊道外,还设置多媒体展厅,利用数字技术展现遗址的历史信息和隋唐洛阳宫城全貌,增加参观者逗留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保护的同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旧厂房的改造利用,满足了使用功能又减少了建设量,体现了对遗址的最小干预和节约利用;室外各类场地、绿地作为游人参观和市民休闲空间,也可举行历史文化题材的实景演出。

整个规划探索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发展方向,将隋唐宫城区打造为洛阳历史城区的文化引擎项目,促进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带动现代城市文化生活。

(2)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

明堂是宫城区最核心的大殿遗址,为直径105米的八边形夯土,范围大,保护难度高。其保护建筑主要有以下特点:

以层层缩减的造型对应遗址六圈夯土的真实尺寸和位置,使参观者从室外即能真实地感受到遗址原始的尺度;以抽象的方式对唐代明堂三层台基、飞檐翘角进行意向性展示;外观铺以草皮,降低大体量的压迫感,同时与遗址的沧桑氛围相合。

出于尊重遗址、展示遗址、烘托遗址的设计目的,建筑内部底层置玻璃地板,使参观者可直接看到真实的遗址原貌。建筑室内按古代明堂的布局分隔,以数字化技术进行古代活动的4D复原,使建筑从内到外全方位地展现文化遗产的信息与内涵。

采用开创性的地面独立基础形式,不打桩,不开挖,对遗址零破坏,开创了文物保护性建筑结构形式的新方式。为保护遗址,所有建筑构件都“化大为小”,人力即可搬运进场,避免大型机械对遗址的压迫。

进行了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采用光导管等经济型节能技术,大幅度节省开放运营成本。

(3)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

设计特点为:

根据遗址信息,通过营造尺回归推算唐代建筑开间尺寸,根据当时木结构技术特点,结合史籍资料,较为准确地复原了历史形象。

提出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结构方案,将七十余米高的建筑坐于8米高的结构转换层上,柱子落在遗址缝隙中的空白区,尽最大的可能保存遗址。

利用结构转换层内部空间作为遗址展厅,地面铺玻璃地板,使遗址本体不致被保护展示建筑遮盖起来。

达到遗址保护、文化展示、营造景观的良好结合,使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古老遗存,还能直观看到古代形象、俯瞰宫城全区,大大增强了遗址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文化遗产真正走到百姓心中。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